
近日,“齊魯訪學駐研計劃”訪問學者工作坊在孟子研究院舉行。活動特別邀請韓國釜山大學占畢齋研究所研究員、韓國東亞知識文化教育研究所所長許喆(Heo Chul),俄羅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古代哲學系主任、高級研究員、哲學博士娜杰日達·沃爾科娃(Nadezhda Volkova)兩位“齊魯訪學駐研計劃”訪問學者共同參與,圍繞“儒學在海外的傳播及影響”主題,深入探討儒學的歷史發展、研究現狀、國際影響和時代價值,為儒學研究開辟新的視角和方向,進一步促進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孟子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袁汝旭,黨委委員、副院長趙龍,孔子研究院相關部室負責同志、孟子研究院全體人員及鄒城儒學愛好者參加活動。
袁汝旭會見了許喆、娜杰日達·沃爾科娃兩位教授,并贈送書籍。
許喆教授結合自身語言學背景及孔子、孟子經典著述,系統梳理了儒學在韓國的發展歷程、傳播情況及學習交流現狀,闡述了東亞漢字文化圈內文化交流和知識遷移現象,探討了儒學在異域文化中的傳播與創造,介紹了韓國古籍數字化及數據庫建設有關情況。他認為,中韓兩國文化交流淵源深厚,儒學是雙方開展合作的共同價值認同和寶貴資源,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學習,共同挖掘儒學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最后,許教授勉勵大家要多讀經典、多學外語,積極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學術研究與文化傳播,更好促進儒學的傳承與發展。
娜杰日達·沃爾科娃教授從跨文化視角闡釋了儒學的核心內涵及對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價值,梳理了儒學在俄羅斯的興起及傳播、歷史影響和研究現狀,分析了孔子與列夫·托爾斯泰思想的共通之處以及孔子思想對列夫·托爾斯泰文學創作產生的深遠影響,探討了“倫理思想”“政治理念”“柏拉圖與孟子思想比較”等相關問題。她認為,儒學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在跨文化傳播中展現出了獨特魅力,儒學在俄羅斯的傳播不僅有助于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誼,也對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
隨后,兩位教授與現場聽眾進行了富有深度的學術互動,大家在領略學術魅力的同時,感受到了域外儒者對儒學普世價值的認可,以及傳承儒家文化的使命擔當。
趙龍向許喆、娜杰日達·沃爾科娃頒發特聘研究員聘書。
“齊魯訪學駐研計劃”是山東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全球文明倡議、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實踐。該項目由山東省委宣傳部指導,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山東大學聯合發起,并獲山東出版集團支持。立足山東豐厚的儒家文化資源,旨在搭建國際人文交流橋梁,吸引海外學者赴中國山東開展學術合作,與國內外學者共同產出融通中外的高質量成果,探尋東西方文明的共通智慧。